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8:54    次浏览
美国财政部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,中国8月大幅减持美国国债337亿美元,是2013年以来最大减持幅度。所持美债的规模降至1.19万亿美元,创2012年11月以来新低。中国是美债最大持有国,作为仅次于中国的美债第二大海外持有国,日本8月减持了106亿美元至1.14万亿美元,为三个月来首次减持。沙特连续第七个月减持,至930亿美元。看来不只是中国,全球央行都在加速抛售美债!从央行减持美国国债的规模、速度,可以观察到人民币贬值的压力。压力越大,减持规模就会增大,速度加快。很显然,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下跌的当下,这是为了支撑人民币汇率的举措。从更长时间周期看,中国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,一年期间共抛售了5700亿美元的外汇资产。 同时,中国9月末外汇储备规模也连续三个月下降,中国外储规模已跌至逾5年来最低。央行数据显示,中国9月末外汇储备环比减少188亿美元,降至31663.8亿美元,市场预期降至31800亿美元,前值31852亿美元,9月外储创2011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。外储的下降,既有套利资金撤离的因素,也有货币当局为了维护人民币的汇率而大举抛售美元的因素。一方面不断抛售美债获取更多美元子弹,另一方面又不断抛售美元抵御人民币的空头,看来,这场人民币汇率保卫战打得很艰难。中国官方的说法是,支撑人民币不贬值的努力是为了防止快速贬值伤害到全球经济,但实际上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处于下跌之中,不断刷新6年来新低。19日最新的报价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.7326。如此拼命地想保汇率,是否预示着中国房价不会暴跌,房地产泡沫不会破裂?决策层还是希望利用房地产作为资金储存池子的作用,防止资金大规模逃离? 但仍需要注意的问题是,中国还有多少外储可以抛售?因为后续还有一个“定时炸弹”待爆炸,那就是美联储加息。有调查统计显示,美联储12月加息的概率已经升至70%。如果美联储12月加息成真的情况下,中国现有的外汇储备以及人民币汇率都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。有人说,中国决策层会舍弃汇率保房价,或者舍弃房价保汇率,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。人民币贬值,就意味着人民币资产价格的下跌,而人民币升值,则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价格则升值,这既符合历史事实,也符合金融逻辑。目前来看,随着信贷的不断扩张,人民币汇率下跌到6.8-7.0是大概率事件,房价调整也是大概率事件。 从世界来看,各国央行为什么在过去一年里大幅减持美国国国债?其实,中国抛售美债和世界其他国家央行抛售美债一样,根本原因都是因为美元持续走强所致。而美元走强,背后是美元经济的复苏,和美元进入加息周期。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之后,美联储有一个持续降息、购债的过程,由此“印出了”大量的廉价的美元。这些钱为了追求高回报,蜂拥进入全世界各地,被各个央行通过发行本国货币的方式购买。央行拿到美元之后,为了保值,只能购买大量的美国国债,这好比是涨潮的过程。各国央行卖出美国国债的过程,恰恰是他们的国民、企业增持美元、美国国债、美国房产的过程。正常情况下,各国央行抛售美国国债,不会打压美国经济,而只是美国经济向好的一种被动反应。